典型文献
PVP包覆纳米Fe3O4对U(Ⅵ)的吸附
文献摘要: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包覆纳米Fe3O4(以Fe3O4@PVP表示,下同)作为U(Ⅵ)吸附剂,开展了pH值、初始铀浓度、吸附温度、离子强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U(Ⅵ)的影响研究,同时进行了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与循环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在pH=6.00、温度为20~40℃时,Fe3O4@PVP吸附U(Ⅵ)达到平衡的时间为5~60 min,单次铀吸附率均大于75%.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温度为20~40℃时,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为0.000646~0.012500 g/(mg·min);该过程符合Redlich-Peterson与Langmuir等温线模型,根据Langmuir等温线预估20~40℃时Fe3O4@PVP吸附U(Ⅵ)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85.8~291.0 mg/g.此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标准吸附焓变ΔH>0),且为自发吸附过程(标准吉布斯自由能ΔG<0).
文献关键词:
PVP包覆;纳米Fe3O4;U(Ⅵ)吸附;吸附动力学;磁性分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汶级;李佳;王辛龙;任萌;周显明
作者机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燃料及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汶级;李佳;王辛龙;任萌;周显明-.PVP包覆纳米Fe3O4对U(Ⅵ)的吸附)[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22(03):377-385
A类:
标准吉布斯自由能
B类:
PVP,包覆,Fe3O4,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下同,吸附剂,铀浓度,离子强度,吸附时间,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循环利用研究,铀吸附,吸附率,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速率常数,Redlich,Peterson,Langmuir,等温线模型,饱和吸附容量,吸热,焓变,磁性分离
AB值:
0.362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