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稻壳炭制备及吸附水溶液中Cr(Ⅵ)离子的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以稻壳为原料制备稻壳炭,并将其用于处理Cr(Ⅵ)废水.表征结果显示,稻壳炭化后部分结构石墨化,材料中含有—OH和—COOH等利于吸附过程的有机官能团;炭化过程产生较多孔道结构并生成、附着大量直径不到0.1μm的微粒,稻壳的比表面积提高至193.6 m2·g-1.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在30℃、初始pH为2.0条件下,采用5.0 g·L-1稻壳炭吸附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1的Cr(Ⅵ)废水效果最佳,Cr(Ⅵ)残余质量浓度和去除率分别为0.75 mg·L-1和97.50%.动力学和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过程不仅存在材料内外表面对于Cr(VI)离子的物理吸附作用控制,还受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化学吸附作用控制.
文献关键词:
稻壳;生物质炭;吸附;六价铬
作者姓名:
刘文杰;邹成龙;戈祯婷;刘伟;汪鑫;徐会审;王佳琪
作者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文杰;邹成龙;戈祯婷;刘伟;汪鑫;徐会审;王佳琪-.稻壳炭制备及吸附水溶液中Cr(Ⅵ)离子的性能研究)[J].当代化工,2022(10):2292-2299
A类:
B类:
稻壳炭,吸附水,水溶液,原料制备,炭化,后部,石墨化,COOH,有机官能团,多孔道,孔道结构,微粒,比表面积,吸附实验,炭吸附,初始质量浓度,水效,去除率,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模型,Langmuir,仅存,外表面,VI,物理吸附,吸附作用,表面含氧官能团,化学吸附,生物质炭,六价铬
AB值:
0.3915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