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调理剂组合对浙江红壤土壤肥力、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浙江省中低产稻田土壤大多属于红壤,普遍存在土壤酸化、缺肥严重的问题.为提升红壤肥力进而获得水稻高产,以浙江省兰溪市红壤为对象,采用石灰石粉、腐殖酸和秸秆3种调理剂为材料,开展包含CK(不施肥且不施调理剂)、N(常规施肥)、NS(常规施肥+石灰石粉)、NSJ(常规施肥+石灰石粉+秸秆还田)、NSF(常规施肥+石灰石粉+腐殖酸)5个处理的水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石粉的施用能迅速提升土壤pH值,NS、NSJ和NSF处理的土壤pH值相较于CK显著(P<0.05)提高了1.17~1.60个单位.与CK和N处理相比,腐殖酸的施用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或腐殖酸的施用均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调理剂的施用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能力,还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其中,以NSF处理的AWCD值和PLFA含量相较于CK提升最多.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调理剂的施用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了群落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石灰石粉、秸秆还田和腐殖酸均能显著(P<0.05)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NSF处理的产量最高,较CK处理提高了11.02%.综合来看,在试验条件下,NSF处理是改良红壤、提高水稻产量的最佳组合.
文献关键词:
中低产田;石灰石粉;腐殖酸;秸秆还田;土壤肥力;水稻产量
作者姓名:
朱铭;刘琛;林义成;郭彬;李华;傅庆林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 杭州31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铭;刘琛;林义成;郭彬;李华;傅庆林-.不同调理剂组合对浙江红壤土壤肥力、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22(06):1258-1267
A类:
NSJ
B类:
同调,调理剂,红壤土,土壤肥力,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水稻产量,稻田土壤,土壤酸化,水稻高产,兰溪市,石灰石粉,腐殖酸,不施肥,常规施肥,秸秆还田,NSF,水稻田,田间试验,施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碳源,磷脂脂肪酸,PLFA,AWCD,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富度,试验条件,最佳组合,中低产田
AB值:
0.1647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