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近系藻灰岩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
文献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柴西地区")新近系主要为陆源沉积岩,湖相碳酸盐岩亦广泛发育,其中藻灰岩的储集性和含油性最好.为进一步探究柴西地区新近系藻灰岩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主要通过详细的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分析,对油泉子、黄瓜峁、南翼山、大风山等地新近系的藻灰岩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柴西地区新近系藻灰岩主要有层纹石灰岩、叠层石灰岩和凝块石灰岩3种类型,以凝块石灰岩最发育.层纹石灰岩中纹层呈较连续且相互平行的水平纹层状,单个纹层最大厚度一般不超过0.5 m;叠层石灰岩主要有柱状叠层石灰岩和锥状叠层石灰岩2种类型,柱状叠层石在岩心上呈高宽比较小的灌木状,锥状叠层石则呈倾斜于地层面的指型密集簇状,叠层石最大单层厚度仅为0.25 m;凝块石灰岩在岩心上表现为表面粗糙的团块状,显微镜下藻凝块内部显微组构为不均匀的云雾状和海绵状.此外,有较多叠层石灰岩和凝块石灰岩呈不规则的砾屑状产出,且发育有明显的同生变形沉积构造.2)柴西地区新近系层纹石灰岩均为原地沉积,而叠层石灰岩和凝块石灰岩除原地沉积外,以原地垮塌沉积为主,以近原地滑塌沉积为次.3)柴西地区新近系藻灰岩同生改造有2个主要控制因素,一是藻灰岩与其基底灰质泥岩岩性硬度的差异,二是以底流为主、波浪为辅的水动力,次要因素为地震的振动、浅湖斜坡的坡度以及叠层石和藻凝块的倾斜生长等.
文献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新近系;藻灰岩;沉积特征;形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琰;夏晓敏;赵健;崔俊;乔柏瀚;赵东升;高红灿;王义;谭莉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2;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琰;夏晓敏;赵健;崔俊;乔柏瀚;赵东升;高红灿;王义;谭莉-.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近系藻灰岩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J].沉积学报,2022(05):1323-1334
A类:
B类: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近系,藻灰岩,沉积特征,柴西地区,陆源,沉积岩,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含油性,岩心,岩石薄片,观察分析,黄瓜,南翼山,石灰岩,叠层石,凝块石,纹层,层呈,平纹,层状,大厚度,柱状,心上,高宽比,灌木状,单层厚度,表面粗糙,团块,块状,显微镜下,组构,云雾,雾状,海绵状,沉积构造,垮塌,以近,地滑,滑塌,主要控制因素,底灰,灰质,泥岩,岩性,波浪,水动力,斜坡,倾斜生长
AB值:
0.2393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