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小作物的大历史:马铃薯在近代以来内蒙古地区传播与利用研究
文献摘要:
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当今世界五大作物(其余四种为稻、麦、玉米、燕麦)之一.马铃薯作为高产且环境适应性极强的粮菜兼用型作物,随着15世纪以来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开辟由美洲传播到世界各地,马铃薯最初由哥伦布带出美洲大陆,经西班牙、葡萄牙传入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地区,再传入亚洲各国,逐渐成为欧亚大陆贫富民都极为热爱的食材之一种,极大地改写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马铃薯最初于明代传入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引种,对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历史影响.由于马铃薯生长周期较短、环境适应性较强等生物特性,能够适应较高海拔或较高纬度地区凉冷的农业生产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与农业产出.近代以来(自清后期开始),随着移民及土地开垦的持续深入,马铃薯在内蒙古地区被广泛传播引种,并迅速融入当地社会生产与生活之中,成为当地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之一种.马铃薯广泛种植与食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灾荒救济与养活更多人口的意义重大,同时也对当地饮食习惯、社会风俗及农业生产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近代以来内蒙古地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诸影响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甚至后来者居上,与莜麦、羊皮袄同被列为内蒙古出产的三宗宝之一.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各大粮食出产区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粮食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推广马铃薯种植与食用可以在短期内获取更多食物以确保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借鉴.
文献关键词:
近代以来;内蒙古地区;马铃薯;传播引种;历史影响;疫情时代;现实意义
作者姓名:
崔思朋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北京 100084
引用格式:
[1]崔思朋-.小作物的大历史:马铃薯在近代以来内蒙古地区传播与利用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130-144
A类:
传播引种,羊皮袄
B类:
大历史,近代以来,内蒙古地区,利用研究,茄科,一年生,生草,草本植物,燕麦,环境适应性,粮菜,兼用型,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美洲,播到,世界各地,哥伦布,布带,带出,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亚洲各国,欧亚大陆,贫富,富民,食材,改写,世界历史,传入中国,广泛传播,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历史影响,生长周期,生物特性,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生产环境,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业产出,清后期,移民,土地开垦,社会生产,基层社会,社会日常,灾荒救济,养活,饮食习惯,社会风俗,社会历史,后来者居上,莜麦,出产,三宗,疫情常态化,大粮食,粮食问题,马铃薯种植,在短期内
AB值:
0.3401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