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旋律中的族性基因和语言基质——兼论汉语声调的音乐潜能与新韵旧体诗的入乐吟唱方法
文献摘要:
旋律在当代专业音乐创作中的弱化甚至缺失,已引发整体音乐文化生态发生深刻转变.历史研究表明,一个民族的音乐(尤其它的旋律)注定会以某种方式被其语言赋形,从而具有该民族特有的语言基质.在音乐创作中回避旋律,或是在旋律写作中脱离语言,相当于割裂了音乐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一个强有力的关联维度,也断绝了音乐与民族特质之间的一个活生生的亲缘因素.本文援引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观点,论述了旋律何以作为音乐民族特性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并结合笔者自身的诗文吟唱实践,阐释了语言何以作为旋律创作的灵感源泉.文章呼吁当代作曲家重新思考旋律的意义并潜心挖掘汉语声调的音乐潜能,也召唤音乐学家对"诗乐关系"这一古老话题再作审思.
文献关键词:
旋律;语言;族性基因;诗乐关系;入乐吟唱
作者姓名:
孙红杰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红杰-.论旋律中的族性基因和语言基质——兼论汉语声调的音乐潜能与新韵旧体诗的入乐吟唱方法)[J].中国音乐,2022(01):10-23,29
A类:
族性基因,入乐吟唱
B类:
语声,声调,音乐潜能,新韵,旧体诗,当代专业音乐创作,音乐文化,文化生态,历史研究,注定,定会,赋形,旋律写作,相当于,割裂,关联维,断绝,活生生,生生的,亲缘,缘因,援引,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族特性,显性基因,诗文,旋律创作,灵感,呼吁,作曲家,新思考,律的意义,潜心,召唤,音乐学,诗乐关系,老话,审思
AB值:
0.3976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