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悲辛无尽恸歌吟——王西麟《第三交响曲》音乐分析
文献摘要:
王西麟于1990年创作的《第三交响曲》,不仅是他在音乐语言和创作风格方面都趋于成熟的一部标志性的作品,而且也是他在创作美学观念和写作技术方面从传统思维转向现代思维的一部代表性的作品.其极具现代美学特征的音乐音响与关乎人类历史命运的人文情怀,皆流露出他独具个性的精神气质与深刻的悲剧性美学思想,在中国现当代交响乐创作的历程中可谓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从音乐主题的音高结构技术、结构与发展音乐的长呼吸结构技术、"音色-音响"织体技术三个方面依次对作品四个乐章中主要的创作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力求能清晰展现出作曲家在人文美学、音乐表现与技术手法层面,对西方现当代作曲技术借鉴、内化、深化,并创新运用的成功经验.
文献关键词:
王西麟;《第三交响曲》;十二音;色块旋律;长呼吸结构技术;音色-音响
作者姓名:
雒鹏翔
作者机构: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710061
引用格式:
[1]雒鹏翔-.悲辛无尽恸歌吟——王西麟《第三交响曲》音乐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2(02):89-105
A类:
长呼吸结构技术,色块旋律
B类:
悲辛,无尽,歌吟,王西麟,交响曲,音乐分析,音乐语言,创作风格,部标,创作美学,美学观念,思维转向,美学特征,乐音,音响,人类历史,历史命运,人文情怀,流露出,精神气质,悲剧性,美学思想,中国现当代,代交,交响乐,里程碑意义,音高结构,音色,织体,乐章,创作技术,行针,作曲家,人文美,音乐表现,作曲技术,创新运用,十二音
AB值:
0.433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