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保安族研究现状概述
文献摘要:
保安族是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因与回族、撒拉族等民族在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相近,而被称作"保安回".学术界认为保安族最初的族源是在元明时期由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与当地回、汉、藏等民族交融而成.保安族明初定居在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河一带,因在当地设"保安站",修"保安城"以戍边,遂以地名为族名.清朝同治以后迁移至积石山一带.使用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兼通汉语文.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24434人.居住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南部,以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牧业和手工业为主.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马福兰;马吉德
作者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福兰;马吉德-.保安族研究现状概述)[J].中国土族,2022(03):67-69
A类:
保安语,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B类:
我国西部地区,回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被称作,族源,元明时期,伊斯兰教,蒙古人,民族交融,明初,初定,定居,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隆务河,安城,戍边,地名,族名,清朝,移至,阿尔泰语系,蒙古语,语族,数人,兼通,汉语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西南部,兼营,牧业,手工业
AB值:
0.3199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