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形象出发:试论沈从文的物质文化史研究路径
文献摘要:
长期以来,学界习惯于以1949年作为分界点,将沈从文的一生划分为文学(新文学创作)与史学(物质文化史研究)两个阶段.这种截然分明的二分法虽无碍于对其两方面成就的评价,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影响到对其探索物质文化史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先驱意义的抉发.关于这一点,从研究现状便可见一斑.相较于文学领域,学界对其物质文化史领域的关注不仅在成果数量、问题层次及材料方法上均有待进一步深入,而且未能跳出文学化的观察视角,仍多眷眷于物恋与抒情.从方法论和学术史层面来探讨其之于文化史研究的实践意义与学科价值的文章,虽已有吴广平、武敏、汪曾祺、董志翘、王任、毕德广、张新颖、季进、李军等人的梳理和研究,以及其助手王亚蓉、李之檀等人的介绍和宣传,使其"形象历史学家"的形象逐渐浮现出来,但从文化史学科体系建设层面而言,仍有待深入探讨.是以本文拟借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系统梳理其物质文化史研究路径和实物、图像、文献三结合研究方法形成的历史过程,以期对其三结合法进行理论性提升的同时,在方法论语境下重新发扬全面与发展的文化史观传统.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刘中玉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北京 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中玉-.从形象出发:试论沈从文的物质文化史研究路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22(06):74-83
A类:
王亚蓉
B类:
沈从文,物质文化史,文化史研究,研究路径,习惯于,分界点,新文学,文学创作,截然,二分法,无碍,碍于,先驱,可见一斑,材料方法,跳出,文学化,观察视角,眷眷,抒情,学术史,之于,学科价值,广平,汪曾祺,李军,助手,历史学家,浮现,文化史学,学科体系建设,诞辰,三结合,结合研究,历史过程,其三,结合法,理论性,论语
AB值:
0.4050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