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晚清民国时期北部边疆甘草市场及国际贸易
文献摘要:
晚清民国时期,北部边疆先后至少有66个县、旗出产甘草,形成西北、东北两大产地带.在甘草市场体系中,产地市场以草厂形式存在;中级市场在西北先后有归化城、河口镇与包头,在东北有郑家屯、赤峰与奉天.甘草起初以祁州、禹州为高级市场,并较早加入沿海贸易.北洋开埠早期,甘草输出港长期以烟台为主,天津为次;1898年前后天津取代祁州甘草集散地位并于1902年后迅速成为北部边疆最大甘草终点市场.1931年受抗战影响,甘草终点市场呈现天津、大连、营口三足鼎立态势.自1863年以来,甘草出口长期以 日本、香港等东亚地区为主,仅在一战期间短暂转以美国、加拿大为首.甘草作为北部边疆大宗药品,其自身市场体系与国际贸易变迁也是港口腹地研究的重要个案.
文献关键词:
晚清民国;北部边疆;甘草;市场体系;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秋根;刘新龙
作者机构: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秋根;刘新龙-.晚清民国时期北部边疆甘草市场及国际贸易)[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04):71-82
A类:
郑家屯,祁州
B类:
晚清民国时期,北部边疆,甘草,国际贸易,出产,市场体系,产地市场,中级,归化城,河口镇,包头,赤峰,奉天,起初,禹州,北洋,开埠,出港,烟台,后天,集散地,速成,抗战,营口,三足鼎立,东亚地区,一战,加拿大,大宗,易变,港口腹地
AB值:
0.3258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