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南黄海首次暴发"巨囊"生态型球形棕囊藻藻华
文献摘要: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常在热带至温带近海海域形成有害藻华,该种具有种内遗传多态性,且有囊体大小、特征色素组成等性状分化.在我国南海形成有害藻华的球形棕囊藻可形成"巨型囊体",以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But-fuco)为特征色素,是一种独特的"巨囊"生态型.2021年11月底至12月初,南黄海青岛沿岸暴发大规模球形棕囊藻藻华.藻华发生期间,对青岛沿岸3个站位的水文和化学要素进行了观测,分析了球形棕囊藻囊体的数量、直径和色素组成,并应用一种高分辨率种下分子标记——叶绿体rbcS-rpl27基因间隔区分析了其遗传特征.结果表明,藻华发生期间青岛沿岸表层海水温度较低(12~14℃),海域营养盐组成具有高溶解有机氮、低溶解无机氮的特征;球形棕囊藻囊体丰度超过20个/L,最大囊体直径为18 mm,以But-fuco为特征色素,rbcS-rpl27序列分析表明其与南海"巨囊"生态型球形棕囊藻具有相同的遗传特征.南黄海首次暴发的球形棕囊藻藻华是由"巨囊"生态型形成,该藻华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水产养殖业发展和核电设施运行等构成威胁,亟待开展藻华成因与监测预警对策研究.
文献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巨囊"生态型;有害藻华;南黄海
作者姓名:
张清春;向玲;王锦秀;刘扬;宋敏杰;王云峰;孔凡洲;耿慧霞;颜天;于仁成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试点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 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 26604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清春;向玲;王锦秀;刘扬;宋敏杰;王云峰;孔凡洲;耿慧霞;颜天;于仁成-.南黄海首次暴发"巨囊"生态型球形棕囊藻藻华)[J].海洋与湖沼,2022(05):1098-1107
A类:
fuco,rbcS,rpl27
B类:
南黄海,生态型,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带至,温带,近海海域,有害藻华,该种,有种,种内,遗传多态性,囊体,色素组成,南海,巨型,氧基,基岩,岩藻黄素,But,月底,月初,沿岸,华发,发生期,文和,分子标记,叶绿体,基因间隔区,遗传特征,表层海水温度,营养盐,溶解有机氮,溶解无机氮,序列分析,海洋生态系统,水产养殖业,核电,设施运行,构成威胁,华成,监测预警
AB值:
0.3052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