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流式影像仪在东海海域甲藻藻华研究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有害藻华对海水养殖、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灾害.近20年来,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等甲藻形成的有害藻华在东海海域连年暴发,其频率高、危害大,形成及演变机理复杂,对藻华原因种进行监测是开展有害藻华预警和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流式影像技术是显微镜与流式细胞术相结合的手段,能快速分析并记录流动液体中的微粒,基于此方法的流式影像仪(FlowCam)能实现对浮游植物样本的高通量处理,可对海洋环境中的有害藻华原因种进行原位监测.研究以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为目标藻种,建立了东海原甲藻、米氏凯伦藻细胞影像库,通过室内实验测试了 FlowCam计数和识别的准确性,并结合航次调查将FlowCam应用于福建近海甲藻藻华的现场检测.结果表明,FlowCam对米氏凯伦藻的计数结果与显微镜观察结果无显著差异,且两者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1).应用FlowCam自带图像分析软件VisualSpreadsheet,可以实现对混合藻液中目标藻种的自动识别和计数,但对目标藻种的准确识别还需结合人工判读辅助.在2018年4月至6月期间福建近海有害藻华的调查研究中,基于FlowCam计数的东海原甲藻密度与显微镜观察计数结果基本一致,并检测到低密度(<120 cells/L)的凯伦藻,表明FlowCam可有效应用于有害藻华的现场监测,有望在今后有害藻华监测和预警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献关键词:
流式影像仪;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有害藻华;东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晓坤;赵越;孔凡洲;张清春;严冰;于仁成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山东科技大学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 266237;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山东青岛266071;暨南大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5106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晓坤;赵越;孔凡洲;张清春;严冰;于仁成-.流式影像仪在东海海域甲藻藻华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与湖沼,2022(02):330-339
A类:
流式影像仪,FlowCam,VisualSpreadsheet
B类:
海海,海域,有害藻华,海水养殖,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生态灾害,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连年,演变机理,华原,影像技术,流式细胞术,快速分析,微粒,浮游植物,植物样,海洋环境,原位监测,室内实验,实验测试,航次,近海,现场检测,果无,线性相关性,自带,图像分析软件,自动识别,准确识别,判读,藻密度,观察计数,cells,有效应用,现场监测
AB值:
0.2500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