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商事习惯的法源位阶
文献摘要:
《民法典》第10条、第11条究竟确立了怎样的商法渊源体系,是"商法规范—民法规范—商事习惯"抑或"商法规范—商事习惯—民法规范"?两种观点分歧在于商事习惯与民法规范的位阶安排,背后原因是对商法之于民法的实质性独立程度有不同认知."民法规范先于商事习惯"的位阶安排系片面理解与孤立适用"成文法优于不成文法"规则,不恰当地切割商事领域习惯法与制定法,实质损害了商法的独立性.依我国形式私法一元制、实质私法二元制的私法体系,民商法的内在体系不同,商事习惯相较于民事制定法更能够实现对商事关系的妥当调整,由此而确立的"商事习惯先于民法规范"位阶更能维护商法的实质独立性,避免商事审判的"任意向民法逃逸",更可规模性地避免"有法误用"现象发生."商法规范—商事习惯—民法规范"三位阶商法渊源体系之确立,有立法论与解释论两条选择路径.
文献关键词:
商事习惯;商法规范;民法规范;法源位阶;法律渊源体系
作者姓名:
李建伟
作者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建伟-.论商事习惯的法源位阶)[J].中国法学,2022(05):243-262
A类:
法源位阶,不成文法,法律渊源体系
B类:
商事习惯,民法典,商法规范,民法规范,抑或,之于,先于,不恰当地,商事领域,习惯法,实质损害,私法,一元制,二元制,法体系,民商法,内在体系,民事,妥当,商事审判,逃逸,规模性,有法,误用,立法论,解释论,选择路径
AB值:
0.2223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