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评估颈椎旋转手法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风险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估颈椎旋转手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风险.方法 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模型.采用FSI模型模拟颈椎旋转手法对颈动脉斑块和管腔的拉伸形变.记录斑块和管腔的血流最大剪切力(flow shear stress,FSS)、最大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最大斑块壁应力(plaque wall stress,PWS)、壁面拉应力(wall tensile stress,WTS)和壁面压强(wall pressure,WP)等力学参数.结果 在颈动脉16%拉伸形变下,斑块最大WSS为40.54 Pa,此处斑块可能表皮损伤;最大PWS为66.16 kPa,远小于斑块破裂阈值;内部纤维帽最大WTS和最大应变分别为156.75 kPa和0.56,大于破裂应变范围,能达到断裂临界值;管腔最大WTS为1 040.30 kPa,已接近中膜破裂阈值,可能会引起血管损伤.结论 颈椎旋转至生理极限位后,颈动脉拉伸可能造成斑块表皮组织破坏导致脱落,斑块内部会形成损伤、溃疡和出血以及血管损伤,影响斑块稳定性.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颈部疾病患者中应谨慎进行颈椎旋转手法治疗,手法前对斑块进行FSI评估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性筛查方法.
文献关键词:
颈粥样硬化;斑块;颈椎旋转手法;流固耦合;破裂风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宝烽;冯梓誉;雷舒扬;廖启铭;陈奕历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0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北京100102;广州有道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000;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创伤一科,北京1001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宝烽;冯梓誉;雷舒扬;廖启铭;陈奕历-.基于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评估颈椎旋转手法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风险)[J].医用生物力学,2022(04):684-691
A类:
颈椎旋转手法,旋转手法,颈粥样硬化
B类:
流固耦合,模型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风险,fluid,structure,interaction,FSI,模型模拟,颈动脉斑块,管腔,拉伸形变,剪切力,flow,shear,stress,FSS,壁面切应力,wall,WSS,plaque,PWS,拉应力,tensile,WTS,面压,pressure,WP,变下,此处,皮损,kPa,斑块破裂,破裂阈值,最大应变,中膜,血管损伤,转至,限位,部会,斑块稳定性,手法治疗,筛查方法
AB值:
0.2402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