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毛乌素沙地区域尺度生物结皮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生物结皮在旱区荒漠养分循环和碳氮固存等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从而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目前有关区域尺度生物结皮土壤有机碳认知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壤碳库的精准预测.本研究选取毛乌素沙地全域(4.22万km2)内45个样地,测算了藓结皮和藻结皮两类典型生物结皮及其下土壤的有机碳含量(SOC)和密度(SOCD),并结合气候、土壤和植被等指标,深入探讨了区域尺度下生物结皮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与裸沙相比,生物结皮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且藓结皮及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4.93 g·kg-1)和密度(0.41 kg·m-2)均高于藻结皮(1.89 g·kg-1、0.18 kg·m-2).2)区域尺度上,生物结皮的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由东北-中部、西部-东南方向递减的带状分布与块状镶嵌分布.3)生物结皮及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主要受气候、土壤和植被的综合影响,并因生物结皮类型而异,藓结皮主要受年均最高温和蒸散力的影响,而藻结皮主要受水蒸气分压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生物结皮;毛乌素沙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庞景文;卜崇峰;郭琦;鞠孟辰;江熳;莫秋霞;王鹤鸣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300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庞景文;卜崇峰;郭琦;鞠孟辰;江熳;莫秋霞;王鹤鸣-.毛乌素沙地区域尺度生物结皮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2(07):1755-1763
A类:
B类:
毛乌素沙地,区域尺度,生物结皮,空间分布特征,旱区,荒漠,养分循环,生态系统功能,光合作用,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库,精准预测,km2,样地,藓结皮,藻结皮,下土,SOCD,主控因素,东南方,块状,镶嵌,受气,综合影响,结皮类型,蒸散,水蒸气分压
AB值:
0.1954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