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多年种植Bt稻后外源蛋白在土壤中的积累
文献摘要:
外源蛋白在环境中的残留与积累是转Bt基因作物环境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育成多个具有商业化前景的Bt稻品系,但目前多年种植Bt稻后Bt外源蛋白是否会在土壤中积累还不清楚.本研究在同一试验田连续9年种植了转cry1Ab/1Ac基因明恢63(华恢1号)和转cry2A基因明恢63水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跟踪监测了分蘖期和收获后60 d根际土中外源蛋白含量变化,试验第1年(2012年)和最后1年(2020年)还测定了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根际土中外源蛋白含量.结果 表明:2012年,转cry1Ab/1Ac基因明恢63在苗期、分蘖期、开花期、成熟期和收获后60 d根际土中外源蛋白含量分别为1.25、1.77、1.97、1.71和0.30 ng·g-1,2020年分别为1.30、1.69、2.03、1.77和0.43 ng·g-1;2012年,转cry2A基因明恢63在苗期、分蘖期、开花期、成熟期和收获后60 d根际土中外源蛋白含量分别为0.91、1.52、1.53、1.37和0.12 ng· g-1,2020年分别为0.95、1.43、1.61、1.40和0.15 ng·g-1.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对Bt外源蛋白积累不显著,而品种和生育期效应显著.Bt稻生长过程中根际土中可以检测出微量的Bt外源蛋白,但收获后60 d已经基本降解完毕,根际土中Bt外源蛋白含量不会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而累积.
文献关键词:
Bt稻;cry1Ab/1Ac;cry2A;外源蛋白;Bt毒素;土壤;累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永模;邓嘉昕;张金鑫;贾瑞宗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43007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永模;邓嘉昕;张金鑫;贾瑞宗-.多年种植Bt稻后外源蛋白在土壤中的积累)[J].应用生态学报,2022(01):119-125
A类:
1Ac,cry2A
B类:
Bt,外源蛋白,环境安全,安全评价,品系,试验田,cry1Ab,因明,水稻,酶联免疫吸附法,跟踪监测,分蘖期,根际土,蛋白含量,含量变化,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多因素方差分析,时间效应,生育期,生长过程,完毕,种植时间
AB值:
0.17492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