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江上游夏季径流量年际增量预测模型及检验
文献摘要:
基于1980-2020年长江上游夏季径流量、降水和气温等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最优子集回归等方法,分析径流量、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关系,探讨引发径流量变化的前兆气候异常信号,并构建径流量年际增量预测模型.结果 表明:径流量多寡直接取决于流域总降水量,两者表现出显著的准两年周期振荡特征,年际增量之间的相关系数(TCC)为0.88,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流域平均气温对径流量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影响径流量变化的关键前兆气候信号为孟加拉湾冬季风、春季高原季风等8个气候特征量.所建模型在建模时段内(1981-2015年)的拟合值与观测值的TCC为0.81,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符号一致率(SCR)为77.1%,在径流量变化异常年为100.0%;均方根误差为0.57.在2016-2020年的后报试验中,模型预测与观测值的SCR为80.0%,均方根误差为0.99.经反演的预测径流量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19.3%.该模型对长江上游夏季径流量及其年际变化的预测准确率大于80%.
文献关键词:
长江上游径流量;年际增量;气候预测信号;径流量预测模型
作者姓名:
庞轶舒;张俊;秦宁生;李金建
作者机构:
四川省气候中心,成都61007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71;三峡梯调通信中心,宜昌443000;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6101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庞轶舒;张俊;秦宁生;李金建-.长江上游夏季径流量年际增量预测模型及检验)[J].应用气象学报,2022(01):115-128
A类:
长江上游径流量,气候预测信号
B类:
年际增量,年长,小波分析,最优子集,变化关系,流量变化,前兆,气候异常,异常信号,多寡,接取,总降水量,TCC,平均气温,对径,变化影响,孟加拉湾,高原季风,气候特征,特征量,拟合值,观测值,一致率,SCR,常年,测径,平均相对误差,年际变化,预测准确率,径流量预测模型
AB值:
0.249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