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张骏祥对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的理论贡献与导演创造
文献摘要:
综观张骏祥的理论著述和导演创造可知,基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话剧演剧的现状与实际需求,致力于在中国与世界、传统与当下、理论与实践之间寻求一种能够在演剧中体现均衡、融会、协调的艺术契合点,籍以推进中国话剧舞台的现代化与民族化,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并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的重要贡献.在《导演术基础》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格体"论,在此框架下系统阐述了其现代导演观念、导演语言运用的基本方法及效果,并善于结合当时中国话剧舞台的状况和特点,每每使用自己或同时代其他中国导演的作品作为实例和样本.这种"中国化"的话剧舞台探索意识和"格体"论意义上的演剧思维方式,在其主要导演作品中也得到明确体现,以《北京人》《牛郎织女》最具代表性.
文献关键词:
张骏祥;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理论贡献;导演创造
作者姓名:
张华
作者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引用格式:
[1]张华-.论张骏祥对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的理论贡献与导演创造)[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2(03):1-17
A类:
张骏祥,中国话剧演剧学派,导演创造
B类:
理论贡献,综观,理论著述,中国与世界,剧中,融会,艺术契合,契合点,民族化,孜孜以求,创造性地,语言运用,基本方法,每每,同时代,中国导演,牛郎织女
AB值:
0.1996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