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柳枝稷人工穗芽块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文献摘要:
以柳枝稷Alamo和Cave in rock两个基因型的471块人工穗芽块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糜子叶片表皮蜡质合成基因PmWX2,经过共培养、抗性穗芽块筛选和生根,共获得了 30株转化植株,PCR检测分析表明目的基因PmWX2已整合到柳枝稷基因组中,其最高转化效率为1.23%.对柳枝稷转基因植株苗期叶片的蜡质含量分析结果表明,4个转PmWX2基因株系中,Line 2和Line 8的蜡质总量分别是对照的1.7倍和1.5倍,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转基因植株的蜡质成分中,变化最明显的是β-二酮和O H-β-二酮,株系Line 2的β-二酮和O H-β-二酮分别比对照增加了 134.2%和184.9%,说明糜子PmWX2基因在株系Line 2中已经表达.表皮蜡质晶体结构分析显示,转基因株系Line 2叶片反面棒状蜡质晶体较野生型显著增多,说明蜡质合成基因PmWX2促进了柳枝稷叶片表皮棒状蜡质晶体的合成及分泌.人工穗芽块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为柳枝稷的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方法支撑.
文献关键词:
柳枝稷;人工穗芽;遗传转化;表皮蜡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柴乖强;韦明月;封文佳;李琳;段义忠;范希峰
作者机构: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陕西省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陕西 榆林 71900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柴乖强;韦明月;封文佳;李琳;段义忠;范希峰-.柳枝稷人工穗芽块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J].中国草地学报,2022(07):13-22
A类:
人工穗芽,PmWX2
B类:
柳枝稷,遗传转化体系,Alamo,Cave,rock,基因型,外植体,农杆菌介导法,糜子,子叶,表皮蜡质,共培养,共获,检测分析,明目,目的基因,合到,转化效率,转基因植株,苗期,蜡质含量,含量分析,株系,Line,蜡质成分,二酮,晶体结构分析,反面,棒状,野生型,立为,基因功能分析
AB值:
0.264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