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非自觉记忆":被重构的时间——论德勒兹的时间观
文献摘要:
《追忆似水年华》中"非自觉记忆"的时间观颠覆了传统的时间秩序,但德勒兹认为它依然需要物质刺激和中介勾连,而只有艺术才抵达一种原初的、纯粹的时间.这一论述背后潜藏着德勒兹的独特时间观与认知模式.他讨论了三种时间类型:一、传统思维模式通过静态切分将时间定义为均质化、可计量、不间断的线性连续体;二、基于柏格森"绵延"理论提出,时间是由不同方向的瞬间组成的集合体,因而,时间是有厚度、复数的网络状态,无数差异的瞬间内于彼此又异于彼此,并潜在地共存着;三、基于尼采的"永恒回归"理论提出:艺术时间呈现一种复杂的、像星云一般的永远偏离圆心的、差异的、匿名的永恒回归形式,这种新的时间类型是对本质主义、二元对立、同一性,以及主体的解构,对被压抑、被同化的部分的打捞,对新的价值体系的召唤.
文献关键词:
非自觉记忆;德勒兹;《追忆似水年华》;时间
作者姓名:
吴娱玉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娱玉-."非自觉记忆":被重构的时间——论德勒兹的时间观)[J].文艺理论研究,2022(04):191-200
A类:
非自觉记忆
B类:
德勒兹,时间观,追忆,似水,年华,物质刺激,勾连,抵达,原初,纯粹,潜藏着,认知模式,思维模式,切分,均质化,不间断,连续体,柏格森,绵延,同方向,瞬间,集合体,复数,网络状态,无数,异于,潜在地,存着,尼采,永恒回归,艺术时间,星云,永远,圆心,匿名的,本质主义,二元对立,同一性,压抑,打捞,价值体系,召唤
AB值:
0.5082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