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歌行体之"歌体"与"行体"根源论
文献摘要:
通过对音乐与歌辞的综合考量,可以全面考证乐府诗"行"的来源及内涵."行"主要存在于朝廷礼仪套曲及相和三调行诗中,其中三调行诗是主体."行"及三调行诗的内涵主要有五点:"曲引"性,"散歌"式,"雅乐"性,"解"式扩张性,音乐追源性.它们对歌行体的成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带有"通奏歌曲"特点的乐府歌及套曲、大曲等,是歌行体"歌体"的主要影响源,促成了歌体诗的以"歌"而行;带有"分节而歌"特点的、由"解"构成的三调行诗,是"行体"的主要影响源,促成了行体诗的以"解"而行.由此,形成了唐人行体与歌体注重平起与高起、写实与写虚、意义单行与内涵多面、整饬与纵恣、气韵与气势等不同的特征.
文献关键词:
乐府行诗;"行";"解";"歌体";"行体"
作者姓名:
刘廷乾
作者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廷乾-.歌行体之"歌体"与"行体"根源论)[J].文学遗产,2022(06):39-52
A类:
乐府行诗
B类:
歌行,对音,歌辞,乐府诗,朝廷,礼仪,套曲,三调,五点,雅乐,扩张性,对歌,歌曲,大曲,体诗,分节,唐人,人行,平起,写实,单行,多面,整饬,气韵,气势
AB值:
0.5477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