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卓别林电影在中国的百年接受史——兼谈跨文化接受史研究
文献摘要:
自1915年中国报刊上首次出现卓别林的名字以来,中国观众对卓别林电影的接受已逾百年.最初,卓别林被中国观众称为"滑稽大王",这是他在中国获得的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一副面孔.1930年代初,左翼批评家透过阶级分析的滤镜,赋予卓别林无产阶级同情者的身份.1952年,卓别林与美国政府决裂,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着力争取的世界知名人士,在苏联和中国又被塑造为受美国政府迫害的进步艺术家.新时期,中国密集译制卓别林电影,在接受过程中,意识形态因素退场,其电影喜剧技巧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卓别林电影在中国的百年接受史为跨文化接受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可由此反观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侧影.
文献关键词:
卓别林;滑稽电影;译制电影;跨文化接受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国战
作者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08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国战-.卓别林电影在中国的百年接受史——兼谈跨文化接受史研究)[J].探索与争鸣,2022(06):139-146
A类:
跨文化接受史,喜剧技巧,滑稽电影,译制电影
B类:
卓别林,报刊,上首,名字,中国观,大王,一副,面孔,左翼批评,批评家,阶级分析,滤镜,无产阶级,同情者,美国政府,决裂,社会主义阵营,知名人士,苏联,联和,迫害,艺术家,国密,接受过程,退场,关注重点,反观,近代以来,社会变迁,侧影
AB值:
0.2956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