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熟酸枣果肉初生及次生代谢产物差异变化的研究
文献摘要:
本研究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青酸枣果肉与熟酸枣果肉的主要成分类型进行分析,基于PCA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两者初生/次生代谢物的差异,并对其生物合成途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法对青、熟酸枣果肉进行初生及次生代谢产物表征,初步鉴定出青、熟酸枣果肉中共有的成分有32种;其次以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进行差异初生代谢物筛选及相关代谢通路富集,将青、熟酸枣果肉样品主要归为2类且得到2个重要差异初生代谢物和3条重要代谢途径;然后,以质谱多反应检测(MRM)对筛选得到具有差异的初生代谢物和次生代谢物进行定量验证,对同一酸枣果肉中差异代谢物做定量方法学考察,其在0.002 3~800.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重复性、供试品稳定性、仪器精密度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38%~104.15%,RSD为1.16%~2.46%(n=6),最后进行生物合成途径的关联和阐释.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很好的说明青、熟酸枣果肉中的成分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和风味相关的儿茶素及表儿茶素等黄酮类及其初生代谢产物有统计学差异,与其功效相关的三萜类成分中齐墩果酸与酸枣仁皂苷B有统计学差异.
文献关键词:
酸枣果肉;UPLC-Q-TOF-MS/MS;初生代谢物;次生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兴晶;刘妍如;唐志书;宋忠兴;常百金;赵艳婷;赵梦利
作者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咸阳712083;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兴晶;刘妍如;唐志书;宋忠兴;常百金;赵艳婷;赵梦利-.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熟酸枣果肉初生及次生代谢产物差异变化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2(05):824-835
A类:
酸枣果肉
B类:
次生代谢产物,异变,UPLC,TOF,分类型,主成分分析方法,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飞行时间质谱,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Kyoto,Encyclo,pedia,Genes,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初生代谢物,代谢通路,肉样,代谢途径,MRM,选得,差异代谢物,定量方法,方法学考察,精密度,RSD,联和,成分差异,风味,表儿茶素,黄酮类,初生代谢产物,统计学差异,三萜类成分,齐墩果酸,酸枣仁,皂苷
AB值:
0.24376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