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CT、超声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CT、超声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 选取60例疑似卵巢癌患者,患者均实施CT、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卵巢癌临床分期、典型影像学表现及影像特征.结果 6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示阳性48例,阴性12例;CT检查中,阳性47例(真阳性45例、假阳性2例),阴性13例(真阴性10例、假阴性3例);超声检查中,阳性45例(真阳性37例、假阳性8例),阴性15例(真阴性4例、假阴性11例)..CT检查诊断敏感性93.75%、特异性83.33%、准确性91.67%;超声检查诊断敏感性77.08%、特异性33.33%、准确性6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Ⅰ~Ⅲ期诊断率与C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可有效定位病灶位置,检测病灶密度,充分显示肿瘤外形特点、内部结构等特征,恶性病变在增强扫描时囊壁及间隔明显强化,实性成分不均匀强化.超声检可有效显示病灶形态、结构、内部血流信号等特征.结论 在卵巢癌诊断中实施CT、超声检查的价值均较为显著,但CT检查可更好的显示卵巢病变组织特点,诊断准确性较高,临床可联合检查,为疾病确诊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卵巢癌;CT诊断;超声诊断;影像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辉;王晓芳
作者机构: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苏州215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辉;王晓芳-.CT、超声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01):75-78
A类:
B类:
影像特征,观察分析,卵巢癌患者,超声检查,术后病理检查,金标准,检查方法,诊断结果,诊断敏感性,临床分期,影像学表现,假阳性,真阴,假阴性,检查诊断,诊断率,病灶位置,恶性病变,增强扫描,实性成分,病灶形态,血流信号,卵巢病变,病变组织,组织特点,诊断准确性,联合检查,超声诊断
AB值:
0.2749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