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打印方向对3D打印马氏体时效钢电阻点焊接头形成过程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满足汽车零部件的个性化定制和快速开发需求,3D打印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逐步增加,但目前3D打印材料的点焊性能在汽车服役过程中是否满足需求尚不清楚.采用实验手段开展3D打印马氏体时效钢和DP600双相钢电阻点焊接头的形成过程及力学性能研究.研究发现,由于3D打印材料的材料属性及表面粗糙度与传统钢板有差异,接头形状和形核过程与传统钢板明显不同.同时3D打印材料/DP600接头的拉剪强度高于传统双相钢接头,满足使用要求.不同打印方向对接头性能有影响,45.打印方向的马氏体时效钢粗糙度约为90.打印方向的3倍,导致电阻点焊接头熔核的形成时间滞后;综合形核过程和力学性能,90.打印方向的马氏体时效钢点焊性能更优.
文献关键词:
3D打印;马氏体时效钢;电阻点焊;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赖智勇;罗柽;张延松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赖智勇;罗柽;张延松-.打印方向对3D打印马氏体时效钢电阻点焊接头形成过程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22(17):12-18
A类:
B类:
打印方向,马氏体时效钢,电阻点焊接,点焊接头,汽车零部件,个性化定制,快速开发,开发需求,打印材料,服役,实验手段,DP600,双相钢,力学性能研究,材料属性,表面粗糙度,传统钢板,形核过程,拉剪强度,强度高,使用要求,接头性能,致电,熔核,形成时间,微观组织
AB值:
0.2473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