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镉在南美蟛蜞菊、蟛蜞菊及其杂交种中的迁移和分布特征
文献摘要:
为了解植物对镉的吸收和迁移特性,用200μmol/L镉处理蟛蜞菊(Sphagneticola calendulacea)、南美蟛蜞菊(S.trilobata)及其杂交种,研究了其对镉的吸收、迁移与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茎和叶中的镉含量逐渐上升,叶片的镉含量逐渐与茎相当,而根部的镉含量一直是最高的;整株水平上,杂交种的镉含量一直是最高的.恢复生长后,3种植物根中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杂交种(50.4%)>蟛蜞菊(35.8%)>南美蟛蜞菊(33.7%).镉在3种植物的叶位分布模式在去镉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杂交种更偏向将重金属镉积累于幼叶和成熟叶中.3种植物从叶脉、叶脉间隙到叶片边缘的镉含量逐渐下降,南美蟛蜞菊叶脉的镉含量(2766.3μg/kg)最高.可见,杂交种对镉的吸收和转运转移能力高于双亲,预示其在未来应用于植物修复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文献关键词:
镉;蟛蜞菊;杂交种;植物修复;重金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骏东;柯伟倩;陈广欣;古晓倩;张启雷;彭长连
作者机构: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51063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州 5105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骏东;柯伟倩;陈广欣;古晓倩;张启雷;彭长连-.镉在南美蟛蜞菊、蟛蜞菊及其杂交种中的迁移和分布特征)[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2(02):224-232
A类:
Sphagneticola,calendulacea,trilobata
B类:
南美蟛蜞菊,杂交种,迁移特性,处理时间,植物茎,镉含量,根部,整株,株水平,恢复生长,叶位,分布模式,重金属镉,镉积累,幼叶,成熟叶,叶脉,吸收和转运,双亲,预示,未来应用,植物修复
AB值:
0.281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