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真藓对碳酸盐型锰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指示意义
文献摘要:
锰矿开采产生重金属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有必要对矿区重金属进行监测.研究以典型碳酸盐型锰矿——南茶锰矿(按职能划分为4个功能区:矿井区、废石区、选矿区、蓄矿区)为对象,以区域内真藓Bryum argenteum为材料,结合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变异系数等方法考察了真藓和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各功能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人为干扰越强,区域污染越严重.在不同污染梯度的功能区内,真藓的重金属(Fe、Mn、Zn、Cr、Ni、Ba、Co、Mo、Hg、Pb、Cd、Cu、Tl、As、Sb)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真藓是监测碳酸盐型锰矿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指标.真藓指示南茶锰矿除了可能受到采矿活动的强烈影响外(Mn、Cu、Fe、Zn、Cr、Ni、Mo、Ba),还受到来自运输车辆的机械磨损、排放及采矿活动的复合污染(Tl、Cd、Pb、As、Sb),识别结果与区域重金属分布情况吻合,表明真藓具有识别重金属污染的能力.在今后碳酸盐型锰矿污染防治工作中,可将真藓作为重金属污染监测的生物材料.
文献关键词:
碳酸盐型锰矿;重金属污染;真藓;监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盛;张朝晖;吴启美;吴金
作者机构: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1;凯里实验高级中学,贵州 凯里 55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盛;张朝晖;吴启美;吴金-.真藓对碳酸盐型锰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指示意义)[J].中国环境监测,2022(03):137-145
A类:
碳酸盐型锰矿,argenteum
B类:
真藓,锰矿区,重金属污染,指示意义,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功能区,矿井,井区,废石,选矿,Bryum,法考,土壤中重金属,人为干扰,区域污染,Mn,Ba,Co,Mo,Hg,Pb,Cd,Tl,Sb,土壤重金属,重金属含量,有效指标,采矿活动,运输车辆,机械磨损,复合污染,重金属分布,污染防治,防治工作,污染监测,生物材料
AB值:
0.2667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