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唐代道教音乐类型、功能、价值考
文献摘要:
唐代道教素有重视音乐的宗教传统,道士群体既会器乐演奏,又会声乐唱诵.道士群体作为道教音乐的承袭者,其被训练成为身怀器乐演奏技能的专家,擅长演奏打击类、吹管类、丝弦类等器乐.通过对唐代诗文、墓志、笔记、道经等文献的考证,全面展现道士所掌握的器乐元素种类,挖掘唐代道士与巫觋群体所掌握的祀神器乐种类范围、表现功能之异同:巫觋祀神音乐功能仅表现出娱神、娱人特性,而道乐中修身养性的自娱功能完全没有体现;巫觋比道士更为愿意接受琵琶、胡琴胡乐的器乐元素,而信仰本土宗教的道士更亲近中原传统乐器.透过上述考察,呈现出巫道两者之间音乐形态及宗教文化之深层渊源.
文献关键词:
唐代道士;巫觋;器乐;音乐形态;宗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儒
作者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儒-.唐代道教音乐类型、功能、价值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04):66-73
A类:
唐代道士,神音
B类:
道教,音乐类,器乐演奏,声乐,承袭,练成,身怀,演奏技能,擅长,吹管,丝弦,代诗文,墓志,笔记,道经,巫觋,祀神,神器,乐种,表现功能,音乐功能,修身养性,自娱,比道,琵琶,胡琴,胡乐,亲近,传统乐器,音乐形态,宗教文化
AB值:
0.4041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