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短视频文艺:文艺大众化的符号构筑与接受
文献摘要:
短视频文艺的兴盛是媒介人性化发展趋势下的产物,智能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和视听技术的人性化发展为其大众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互联网平台则为其提供了传播渠道和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持.短视频文艺一方面聚拢了散落在民间的、转瞬即逝的各类微文艺,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普通民众在新媒介时代的各种表演能力.它建构了一个以影像为主导的符号世界,因为缺乏明确的体裁划分,所以呈现出野蛮生长的状态.本人出演和实景拍摄是短视频文艺最为常见的编码方式,使短视频文艺呈现出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有高度贴合的假象,但其亲在性和具身性又使其具备艺术的出场符号性质.短视频文艺的传播接受取决于其文本与用户的既有认知间的审美距离,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化,这可以选择从文本表达层的形式、内容层的形式和实体三个维度寻求突破.
文献关键词:
短视频文艺;符号学;文艺大众化;影像;陌生化
作者姓名:
王小英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5106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小英-.短视频文艺:文艺大众化的符号构筑与接受)[J].南京社会科学,2022(09):131-139,155
A类:
短视频文艺
B类:
文艺大众化,兴盛,媒介人性化,智能移动设备,视听技术,互联网平台,传播渠道,经济支持,聚拢,散落,转瞬即逝,普通民众,新媒介时代,表演能力,符号世界,体裁,野蛮,出演,实景拍摄,编码方式,现实世界,贴合,假象,具身性,出场,符号性,传播接受,审美距离,陌生化,本表,符号学
AB值:
0.3443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