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公众参与、"双重"商业化与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以短视频平台为例
文献摘要:
本研究以短视频平台为例,论述了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机制.从较长时段的当前史视角来看,数字时代的公共价值,是在媒介技术演进机制、逐利的欲望机器与公众的社会交往机器三者之间的深度关联之后,所形成的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中生成的;而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张力又使得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随着技术媒介形式和媒介平台的更迭,不断以块茎式、游牧式的方式生成与转移,从而构成了数字时代不断延伸的公共价值"逃逸线".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化因素对数字平台公共价值兼具构建性和耗散性效应,因而也是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的重要要素,对其复合作用的评价需要超出单纯的拒斥或赞誉这两种常见的态度.本研究通过对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机制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大规模公众参与的人民性、公共性与社会建构性,从另一个侧面重申了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
文献关键词:
短视频;公共价值;数字文化;逃逸线;平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曾国华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北京10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曾国华-.公众参与、"双重"商业化与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以短视频平台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22(03):108-117,136
A类:
B类:
公众参与,代公,公共价值,短视频平台,转移机制,长时段,前史,媒介技术,技术演进,演进机制,逐利,欲望,社会交往,深度关联,数字文化,文化实践,内在张力,技术媒介,更迭,块茎,游牧,逃逸线,数字平台,耗散性,价值生成,复合作用,拒斥,赞誉,人民性,公共性,社会建构性,重申
AB值:
0.3464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