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智媒时代文化传播中的特质挖掘与符号建构——一个方法论的描述
文献摘要:
智媒时代文化传播的发生逻辑不同于整体宣传模式和网络传播模式,它以社会成员普遍的文化参与为基础,通过计算方法的应用,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的公共价值,避免外部主体和组织对传播过程的控制和塑造.如何更好地推动文化传播公共性的实现,需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文化传播的要素建设,尤其是其核心要素构成——文化特质与文化符号.对于文化特质的发掘而言,计算方法在议题设置、内容生产、智慧交互等方面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特质的发掘;对于文化符号的描绘而言,它与文化特质的发掘处于同一基础之上,计算方法有助于文化符号设计、传播轨迹描述和符号体系建设.建立在计算逻辑基础上的智媒时代的文化传播,融合了主体文化行为和文化传播的整体图景,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实现对内整合与对外交流.
文献关键词:
智媒时代;文化传播;特质挖掘;符号建构
作者姓名:
徐圣龙
作者机构: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5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圣龙-.智媒时代文化传播中的特质挖掘与符号建构——一个方法论的描述)[J].编辑之友,2022(02):56-63
A类:
特质挖掘
B类:
智媒时代,符号建构,发生逻辑,宣传模式,网络传播,传播模式,文化参与,公共价值,传播过程,公共性,新技术应用,要素建设,要素构成,文化特质,文化符号,议题设置,内容生产,符号设计,轨迹描述,符号体系,逻辑基础,主体文化,文化行为,对外交流
AB值:
0.368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