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淹水时长对旱作水稻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究淹水时长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基于热脉冲技术与热导率模型,明确土壤淹水及脱湿过程中土壤热特性和容重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压力板法、沙箱法和微型圆盘入渗仪测定不同淹水时长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和入渗速率变化,分析土壤结构和孔隙分布对土壤容重和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长的增加,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淹水1~7 d,土壤容重、热导率和热容量均表现为阶段性增加的趋势;淹水7 d后,土壤容重和热特性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在淹水过程中,土壤孔隙分布也发生明显变化,土壤入渗速率随着淹水时长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淹水过程会导致土壤结构变化、土壤孔隙分布和连通性改变,最终土壤持水性减弱、导水率降低.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长期淹水过程中土壤结构以及土壤热特性的变化特征,可为科学指导洪涝灾害后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土壤容重;土壤热特性;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入渗速率
作者姓名:
王希凤;赵春雷;张猛
作者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引用格式:
[1]王希凤;赵春雷;张猛-.不同淹水时长对旱作水稻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2(06):32-38
A类:
土壤热特性,压力板法
B类:
旱作水稻,水稻土壤,土壤物理特性,土柱模拟,热脉冲技术,热导率,脱湿,中土,动态变化特征,沙箱,圆盘,土壤结构,土壤容重,土壤物理性质,热容量,稳定状态,土壤孔隙分布,土壤入渗速率,连通性,土壤持水性,导水率,长期淹水,科学指导,洪涝灾害,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AB值:
0.2279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