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微润灌施下不同氮肥浓度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以黏壤土为试材,采用室内土箱模拟试验,设定土壤容重为1.30 g·cm-3、压力水头为1.5 m、微润管埋深为15 cm、氮肥浓度为0(对照)、300、600、900、1 200 mg·L-1的5组处理,研究了不同氮肥浓度下的水分入渗过程,以期得到微润灌溉施肥条件下水分运移规律,为微润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组相比,施加氮肥处理组的累积入渗量均不同程度增大,累积入渗量随氮肥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规律,900 mg·L-1是其拐点;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Kostiakov入渗模型;初始入渗速率与氮肥浓度呈正相关关系,1 200 mg·L-1的处理组入渗速率衰减最快;氮肥浓度对湿润体形状无影响,湿润体横剖面形状皆为以微润管为中心的近似椭圆形;湿润锋垂直向下方向运移距离最大,其次是水平向右方向,最后是垂直向上方向;湿润锋在各方向的运移距离均随氮肥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各处理灌水均匀度都较高.综合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情况,得到最适宜浓度范围为600~900 mg·L-1.
文献关键词:
微润灌溉;氮肥浓度;入渗;湿润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瑞军;申丽霞;孟涵;李慧敏;孙雪岚;李京玲
作者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瑞军;申丽霞;孟涵;李慧敏;孙雪岚;李京玲-.微润灌施下不同氮肥浓度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2(15):81-88
A类:
微润管
B类:
氮肥浓度,土壤入渗特性,壤土,模拟试验,土壤容重,重为,压力水头,埋深,深为,水分入渗,入渗过程,微润灌溉,灌溉施肥,水分运移,运移规律,灌溉水,水肥一体化技术,累积入渗量,拐点,Kostiakov,入渗模型,入渗速率,湿润体,横剖面,椭圆形,垂直向,运移距离,右方,各处,灌水均匀度,湿润锋运移,移情,适宜浓度
AB值:
0.2706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