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美国文学呈现中国的三种方式
文献摘要:
美国作家对中国的书写从美国建国之初就已开始.第一类是对中国的想象性书写.这类书写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之上,将中国或想象成为繁荣富庶的人间乐土,希望发展中美贸易交流,促进美国发展;或将中国想象成为异教徒的负面国度,以彰显美国的优越性.第二类是亲历者的见证.一些美国作家在中国长期生活过,他们书写中国的作品基于其亲身体验,具有真实的细节.有些亲历者的书写力图将真实的中国介绍给西方,以增进相互了解;而有些则努力迎合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以赢得图书市场的份额.第三类是对中国的隐性书写.一些美国文学作品讲述美国白人的故事,与中国毫无关系,却在字里行间,潜藏着对中国的影射,形成对中国的隐性书写,并因其隐蔽性而产生极大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中国形象;美国文学;富兰克林;赛珍珠;乔纳森·弗兰岑;《纯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广兴
作者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上海 2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广兴-.美国文学呈现中国的三种方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109-116
A类:
B类:
美国文学,文学呈现,美国作家,美国建国,第一类,想象性,类书,虚构,富庶,人间,乐土,中美贸易,中国想象,异教徒,国度,第二类,亲历者,活过,亲身体验,进相,相互了解,迎合,偏见,图书市场,第三类,隐性书写,文学作品,白人,毫无关系,字里行间,潜藏着,影射,隐蔽性,中国形象,富兰克林,赛珍珠,乔纳森,纯洁
AB值:
0.4711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