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微体炭屑的粒度特征与古环境意义
文献摘要:
选取川西高原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沉积序列进行微体炭屑分析,逐粒统计炭屑的长轴长度,得到微体炭屑的粒度分布曲线和累计分布曲线,计算炭屑的数密度、粒径和粒度特征参数.结果表明,黄土和古土壤样品中炭屑粒径在10~130 μm,平均粒径为24 μm.粒径10~30 μm的炭屑占60%~80%;粒径10~50μm的炭屑占比>90%;粒径50~100μm的炭屑占2%~9%;粒径>100 μm的炭屑占比极低,平均仅为0.14%.炭屑粒径的频率分布曲线基本呈正态分布,偏度在-0.54~-0.13,为负偏,峰度2.74~3.19,分选系数0.61~0.73,粒度参数表明,微体炭屑的分选性良好.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炭屑以细颗粒组分为主,且古土壤层中大颗粒炭屑的占比高于黄土地层,可能主要由区域性自然火灾事件引起.
文献关键词:
川西高原;黄土;微体炭屑;粒度;区域性自然火灾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唐国乾;杨胜利;苗运法;罗元龙;陈梓炫;刘丽;刘楠楠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国乾;杨胜利;苗运法;罗元龙;陈梓炫;刘丽;刘楠楠-.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微体炭屑的粒度特征与古环境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298-305
A类:
微体炭屑,区域性自然火灾
B类:
川西高原,甘孜,粒度特征,古环境意义,末次间冰期,黄土沉积,沉积序列,长轴,轴长,粒度分布,分布曲线,数密度,古土壤,土壤样品,平均粒径,频率分布,正态分布,偏度,峰度,分选,选系,粒度参数,参数表,细颗粒,颗粒组分,土壤层,大颗粒,黄土地层,火灾事件
AB值:
0.2630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