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国难声中"萧伯纳热"的多重镜像
文献摘要:
1933年国难深重之际,萧伯纳访华引发了舆论热潮.其中不乏对萧伯纳较为客观地介绍与研究,但是相较于萧伯纳的本相,各方舆论更醉心于拿着政治或文化的凹凸镜建构服务于自己想象与期待的萧伯纳镜像,其中"和平使者""社会主义者""大文豪"是较为主要的三个.关于这三种镜像,各方也产生了争论,但是与民族危机的关联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国难声中的"萧伯纳热"事实上是当时国人焦虑的投射,"评萧"成为国人愤怒与失望情绪的发泄口,成为有志之士发出反抗侵略的声音的重要通道.
文献关键词:
国难;萧伯纳;镜像;时代焦虑;反抗侵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爱华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爱华-.国难声中"萧伯纳热"的多重镜像)[J].鲁迅研究月刊,2022(05):83-91
A类:
凹凸镜,凸镜
B类:
国难,萧伯纳,镜像,深重,访华,不乏,方舆,醉心于,使者,社会主义者,文豪,联成,重要趋势,投射,愤怒,失望,发泄,有志之士,反抗侵略,重要通道,时代焦虑
AB值:
0.38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