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能量冲击波刺激"肩三针"穴位治疗肩袖损伤及镇痛时效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中能量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刺激"肩三针"穴位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应用于肩袖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时间点止痛效应.方法 选取44例肩袖肌腱损伤诊断明确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冲击波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均采用中频电疗法、超短波疗法、中药蒸汽熏蒸及彭氏眼针上焦区埋针后关节松动术,试验组增加中能量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刺激肩髁穴、肩贞穴、肩髎穴,选择DLΦ15 mm探头,设置频率11 Hz,强度2.0~3.2 bar,每穴治疗800~1000 r根据患者耐受能力调整,治疗结束后局部冷疗,避免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后2周评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CM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CMS、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首次治疗后、治疗2周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CMS各项评分和BI评分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首次治疗后比较,治疗2周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CMS各项评分和BI评分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点比较,冲击波组VAS评分明显更低,CMS各项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冲击波组和对照组疼痛消失率分别为22.7%、13.6%.结论 肩袖肌腱损伤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能量体外冲击波刺激"肩三针"穴位治疗效果显著,镇痛即刻效应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累积效应显著.
文献关键词:
肩袖损伤;冲击波;肩三针;康复;中西医结合
作者姓名:
马晴;张亮;邵妍;赵曦彤;吕文正;王鹏琴
作者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00;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沈阳1101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晴;张亮;邵妍;赵曦彤;吕文正;王鹏琴-.中能量冲击波刺激"肩三针"穴位治疗肩袖损伤及镇痛时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22(02):170-173
A类:
B类:
中能量,肩三针,穴位,肩袖损伤,伤及,镇痛,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常规康复训练,训练应用,肌腱损伤,不同时间点,止痛,损伤诊断,中频电疗法,超短波,熏蒸,眼针,上焦,埋针,关节松动术,肩贞,肩髎,DL,探头,bar,耐受能力,冷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CM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BI,同一时间,伤患,常规康复治疗,即刻效应,肩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累积效应,中西医结合
AB值:
0.2646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