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海南岛海岸鸣沙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文献摘要:
海岸鸣沙的分布,被认为是优质海滩的体现,研究发现中国海南岛有海岸鸣沙分布,填补了中国没有海岸鸣沙的空白.清水湾和神州半岛独特的海湾地貌,以及与之形成的独特的破浪动力过程,塑造出粒度分选良好的海岸鸣沙.对清水湾和神州半岛海岸鸣沙与巴丹吉林沙漠鸣沙矿物组成、粒度分布和表面结构,以及鸣沙发声的声学特征观测和测量,对比研究发现:(1)海岸鸣沙矿物组成中石英含量明显高于沙漠鸣沙,而长石含量明显低于沙漠鸣沙;(2)海岸鸣沙粒径粗于沙漠鸣沙,中沙和粗沙组分含量明显增多;(3)海岸鸣沙表面具有典型的水下机械刻蚀作用而成的"V"形撞击坑和化学溶蚀作用而成的深邃溶蚀坑,这种发育良好的表面多孔状物理结构正是控制鸣沙发声机理的重要因素;(4)海岸鸣沙频谱较之沙漠鸣沙窄,高频成分占比高,声音相对尖锐.
文献关键词:
海岸鸣沙;矿物成分;粒径分布;颗粒表面结构;发声机理
作者姓名:
屈建军;赵志忠;王涛;李贺青;李芳;柳本立
作者机构: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511458;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兰州730000;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海南省热带海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海口 5711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屈建军;赵志忠;王涛;李贺青;李芳;柳本立-.中国海南岛海岸鸣沙群的发现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2022(30):3595-3602
A类:
海岸鸣沙,清水湾
B类:
中国海,海南岛,海滩,神州,半岛,海湾,破浪,动力过程,塑造出,分选,巴丹吉林沙漠,矿物组成,粒度分布,沙发,声学特征,中石,石英含量,长石,沙粒,中沙,粗沙,组分含量,下机,刻蚀,撞击坑,化学溶蚀,溶蚀作用,深邃,蚀坑,状物,物理结构,发声机理,较之,分占,尖锐,矿物成分,粒径分布,颗粒表面结构
AB值:
0.3328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