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小麦雄性不育基因的鉴定和杂种优势利用
文献摘要:
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性状.作物雄性不育基因的鉴定加深了人们对花药和花粉发育分子机理的认知,并使许多基于生物技术的雄性不育系统在作物杂交育种中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成为可能.与水稻、玉米等作物相比,由于基因组相对复杂,小麦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较为滞后,仅有部分基因被定位或克隆.同时,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目前仍未实现杂交种规模生产和杂种优势的大面积利用,加速小麦杂交种生产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小麦雄性不育基因的鉴定,以及其在杂交种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对新一代小麦杂交种生产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后续麦类作物雄性不育基因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小麦;雄性不育基因;杂种优势利用;杂交种生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琦;齐娟;吴佳洁;倪飞
作者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琦;齐娟;吴佳洁;倪飞-.小麦雄性不育基因的鉴定和杂种优势利用)[J].科学通报,2022(26):3100-3109
A类:
B类:
小麦,雄性不育基因,杂种优势利用,重要性状,花药,花粉发育,育分,分子机理,生物技术,雄性不育系,杂交育种,水稻,粮食作物,规模生产,杂交种生产,利用研究,国家粮食安全,研究情况,麦类作物
AB值:
0.1761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