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交联网络结构Ti3C2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锂硫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希望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之一,然而其正极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将剥离的Ti3C2纳米片在NaOH溶液中刻蚀得到具有交联结构的Ti3C2纳米线,并利用熔融浸渍法负载硫颗粒,用作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极性表面的Ti3C2可有效捕获多硫化锂中间体,从而抑制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与Ti3C2纳米片相比,具有交联网络状结构的Ti3C2纳米线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可以有效提供固硫所需的空间,并容纳硫在锂化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其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Ti3C2纳米线对多硫化锂的捕获,其多孔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Ti3C2纳米线/硫复合物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2C的倍率下,100次循环后,其可逆容量为658 mAh g-1;在1C倍率下,300次循环后,Ti3C2纳米线/硫复合物仍能保持436 mAh g-1的可逆容量.
文献关键词:
Ti3C2纳米线;交联网络结构;高比表面积;穿梭效应;锂硫电池
作者姓名:
张锦;李嘉琪;岳文博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能量转换与储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锦;李嘉琪;岳文博-.交联网络结构Ti3C2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2022(20):2431-2440
A类:
B类:
交联网络结构,Ti3C2,纳米线,锂硫电池,能量密度,密度高,下一代,代储,储能器件,正极材料,纳米片,NaOH,刻蚀,交联结构,熔融浸渍,浸渍法,硫颗粒,多硫化锂,中间体,穿梭效应,网络状,多孔结构,容纳,体积膨胀,锂离子,复合物,电化学性能,2C,倍率,可逆容量,mAh,1C,高比表面积
AB值:
0.2837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