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神圣哈姆莱特的自我解构
文献摘要:
哈姆莱特形象的不断构建是艺术史上的奇迹.中国的莎学长期受苏联莎学的影响,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把哈姆莱特这个形象神圣化,认为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的斗士.真正从作品出发,必定会对哈姆莱特形象去神圣化.不同于莎士比亚笔下的任何其他主人公,哈姆莱特其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集合体.在了解父亲之死的真相之前,哈姆莱特强烈痛恨自己母亲的改嫁,乃基于基督教教义教规,其实违背人文精神.了解真相之后,哈姆莱特对叔父的痛恨其实在于自己嗣位权利的丧失,继承王位的问题始终是哈姆莱特思考的核心问题.而哈姆莱特复仇行动的延迟,并非真正在于对生存还是死去的哲学思考,而在于对末日审判的恐惧,他害怕死后遭遇炼狱的煎熬.对哈姆莱特形象去神圣化并不意味着否定作品的人文主义性质,作品的整体结构还是处处充溢了人文主义精神.
文献关键词:
哈姆莱特;人文主义精神;去神圣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力之
作者机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上海 2002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力之-.神圣哈姆莱特的自我解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2(04):29-37
A类:
末日审判
B类:
哈姆莱特,自我解构,艺术史,奇迹,学长,苏联,斗士,品出,必定会,去神圣化,莎士比亚,笔下,何其,主人公,实是,集合体,父亲,真相,特强,痛恨,改嫁,基督教,教教,教义,教规,违背,背人,人文精神,特对,叔父,嗣位,王位,复仇,死去,哲学思考,恐惧,害怕,怕死,炼狱,煎熬,不意,主义性,整体结构,处处,充溢,人文主义精神
AB值:
0.30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