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吉林西部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文献摘要:
通过三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吉林西部半干旱区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为指导当地土壤改良及肥力培育提供参考.试验在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进行,设6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Tra)、增施有机肥(Tra+M)、深松(Tra+S)、增施硫酸铝(Tra+Al)、高量施肥(HNPK)和综合培肥(Opt).研究结果表明:五种培肥措施中以综合培肥(Opt)处理效果最佳,增施有机肥(Tra+M)处理效果次之.与农民习惯(Tra)相比较,综合培肥(Opt)处理下玉米产量三年平均增加11.84%,0~20 cm和20~40 cm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增幅51.3%和41.4%,其中磷和钾增幅比例较高;土壤容重分别降低21.6%和14.4%,土壤三相比进一步优化.综上,综合培肥(Opt)措施通过0~40 cm全耕层培肥,改善玉米群体质量,实现玉米高产稳产.
文献关键词:
半干旱区;土壤改良;玉米;产量
作者姓名:
李兴吉;刘松涛;程松;张畅;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任军;刘卓;蔡红光
作者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春130118;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兴吉;刘松涛;程松;张畅;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任军;刘卓;蔡红光-.吉林西部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01):57-60,126
A类:
Tra+M,Tra+S,Tra+Al,HNPK
B类:
吉林西部,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状,田间定位,定位试验,培肥措施,半干旱区,土壤肥力,肥力指标,土壤改良,吉林省,乾安县,增施有机肥,深松,硫酸铝,施肥,Opt,处理效果,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增幅比,土壤容重,土壤三相比,耕层,群体质量,玉米高产,高产稳产
AB值:
0.2918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