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竹内鲁迅"的"回心"概念——基于探源的阐释
文献摘要:
竹内好的"回心"概念来自《叹异钞》,而《叹异钞》中的"回心"一词可循法然《选择本愿念佛集》、法照《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清晰追溯到《成唯识论》等汉译佛典.竹内好在《鲁迅》中以"回心"描述鲁迅与近代思想的关系,与《叹异钞》中关于"回心"的论说具有逻辑的同构性,即以"绝望"为介质,否定所有外来权威与教条.竹内好以此表达鲁迅的文化特质,即绝望于作为外来权威的近代,因而终其一生都走在真正通往近代目标的道路上.《何谓近代》中的"二重抵抗"是"回心"的实质,即走自己的道路.竹内好借用"回心"隐喻的是以抵抗外来近代的方式实现现代理想的"革命".
文献关键词:
鲁迅研究;鲁迅;竹内好;"回心";《叹异钞》;二重抵抗
作者姓名:
李明晖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长春 130012
引用格式:
[1]李明晖-."竹内鲁迅"的"回心"概念——基于探源的阐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04):222-232
A类:
成唯识,二重抵抗
B类:
回心,探源,竹内好,可循,循法,念佛,净土,法事,追溯到,汉译,佛典,近代思想,论说,同构性,绝望,教条,达鲁,文化特质,终其一生,通往,何谓,借用,鲁迅研究
AB值:
0.3196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