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外部产业投资与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三线建设"地区的证据
文献摘要:
为持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塑造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中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实施情况看,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视角研究哪些地区在接受产业政策投资后能够被拉出"贫困陷阱".在理论模型中,本文分析"贫困陷阱"的成因和外部投资的效果,提出资本积累不足、技术落后和市场效率低下是形成"贫困陷阱"的重要原因,只有在具备高市场效率的前提下,外部投资才可以帮助后发地区逃离"贫困陷阱",而自然资源禀赋对外部投资有效性的影响不确定.为检验理论假说,本文以"三线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工具变量估计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和历史越繁荣的地区,在接受"三线建设"投资后能促使劳动力集聚、关联企业生产率提升和技术外溢,诱发集聚经济的形成,外部产业投资对当地经济的长期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投资的长期效应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将GDP变量替换成人均GDP、考虑原材料禀赋的影响之后,结果保持稳健.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精准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更高效率促进公平提供了参考.
文献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贫困陷阱"三线建设"地区
作者姓名:
林晨;陈荣杰;徐向宇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晨;陈荣杰;徐向宇-.外部产业投资与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三线建设"地区的证据)[J].经济研究,2022(03):173-190
A类:
B类:
产业投资,三线建设,小区域,区域发展差距,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情况,产业政策,拉出,贫困陷阱,出资,资本积累,技术落后,市场效率,资才,后发地区,逃离,自然资源禀赋,对外部,投资有效性,假说,准自然实验,工具变量,计发,市场化程度,劳动力集聚,关联企业,企业生产率,生产率提升,技术外溢,集聚经济,长期促进效应,长期效应,变量替换,替换成
AB值:
0.3624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