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雷公藤内酯醇调控GDNF、ZO-1表达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肠黏膜稳定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以及雷公藤内酯醇(TL)对肠黏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8组,其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NC),其余70只饮用5%DSS溶液建立UC模型.建模第3天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丙二醇组(PG),雷公藤内酯醇低浓度组(TLL)、中浓度组(TLM)和高浓度组(TLH),地塞米松组(D),美沙拉嗪组(MS),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天后处死动物,取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GDNF、Z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TL低中高剂量组从第4天至第7天体质量下降,但明显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显示M组小鼠肠黏膜明显受损,杯状细胞减少,出现大量炎性肉芽组织.TLM、TLH组结肠黏膜相对完整,大部分上皮细胞及腺体结构完整,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未见水肿.与NC组比较,模型组肠黏膜中GDNF、ZO-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TLL组、TLM组、TLH组中GDNF、ZO-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其中TLH组表达升高最为显著(P<0.01).与NC组比较,模型组肠黏膜中GDNF、Z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TLL组、TLM组、TLH组中GDNF、ZO-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其中TLH组表达升高最为显著(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治疗能显著减轻DSS诱导的结肠炎,可能通过增加GDNF、ZO-1的表达而保护肠黏膜结构稳定性,有望成为治疗UC的新方法.
文献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溃疡性结肠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闭锁小带蛋白1
作者姓名:
秦春峰;尤国莉;阮云;沈剑波;朱笑林;周国雄
作者机构:
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内科,江苏226300;建湖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南通大学药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秦春峰;尤国莉;阮云;沈剑波;朱笑林;周国雄-.雷公藤内酯醇调控GDNF、ZO-1表达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肠黏膜稳定性的影响)[J].交通医学,2022(04):331-335
A类:
B类:
雷公藤内酯醇,GDNF,ZO,DSS,肠黏膜,膜稳定性,葡聚糖硫酸钠,溃疡性结肠炎,UC,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闭锁,BALB,雄性小鼠,只为,空白对照,NC,饮用,天将,丙二醇,PG,TLL,TLM,TLH,地塞米松,美沙拉嗪,处死,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实时定量,Blot,高剂量,天体,体质量下降,病理检查,杯状细胞,炎性肉芽组织,上皮细胞,腺体,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层,剂量依赖,量依赖性,蛋白表达水平,膜结构,结构稳定性
AB值:
0.2269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