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ogsplitter损伤30例效果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Logsplitter损伤患者30例,其中典型损伤16例,非典型损伤14例;闭合性损伤28例,开放性损伤2例;合并腓骨骨折20例,内踝骨折16例,Platford骨折5例,Tillaux-Chaput骨折3例,Volkmann骨折8例,Wagstaffe骨折1例.根据骨折类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踝关节活动度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2.17±3.38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12个月,平均8.70±1.09个月.AOFAS评分50~100分,平均82.23±11.40分,优11例,良17例,可2例.踝关节活动度:跖屈12°~35°,平均(23.53±6.39)°,背伸15°~28°,平均(22.43±2.73)°,内翻12°~28°,平均(20.47±3.66)°,外翻15°~28°,平均(21.63±3.92)°.非典型损伤患者AOFAS评分及踝关节背伸、内翻、外翻活动度大于典型损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跖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ogsplitter损伤,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文献关键词:
Logsplitter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踝关节功能;骨性愈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沈学强;张志刚;李红卫;刘锦涛;俞鹏飞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江苏215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学强;张志刚;李红卫;刘锦涛;俞鹏飞-.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ogsplitter损伤30例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22(02):134-136
A类:
Platford,Tillaux,Chaput,Wagstaffe
B类:
内固定治疗,Logsplitter,效果观察,伤患,典型损伤,非典型,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腓骨骨折,内踝骨折,Volkmann,骨折类型,固定方式,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骨性愈合,愈合时间,背伸,内翻,外翻,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功能恢复
AB值:
0.1784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