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审视前提、构成基础与现实样态——基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再探讨
文献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构成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是时代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持久、有效开展的核心关键,缺一不可.长久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作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讨,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但是,探求主客体关系的前提应当深究其根本,置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这一前提性分析框架进行探究.西方传统哲学家在关于"人的本质"界定中给出了各式各样的回答,但其根本却一概视为"抽象的人",是对现实人的本质的让渡与替代,而马克思则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现实出发,从现实的人出发,将人从"天国"降到"尘世"去探讨何为人的本质这一命题.基于此,理应以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为分析核心,从审视前提、构成基础与现实样态三个部分着力探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规律性认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文献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人的本质;互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翔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翔-.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审视前提、构成基础与现实样态——基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再探讨)[J].长治学院学报,2022(06):114-121
A类:
B类:
教育主客体,主客体关系,构成基础,现实样态,人的本质理论,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能,缺一不可,长久以来,深究,一前,西方传统,传统哲学,哲学家,各式各样,一概,抽象的人,现实人,让渡,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现实,现实的人,天国,尘世,何为,探讨分析,分析思想,现实价值
AB值:
0.274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