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逻辑考察、动能分析及提升路径
文献摘要:
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引领功能,引领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所生产的思想内容得以有效分配,这一行动的当代指向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达到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源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生成的本源性动能、舆论宣传施加的引导性动能以及体制机制提供的运行性动能.基于力学原理,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在力的方向上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强化本源性动能的阐释力;在力的大小上要发挥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引导性动能的牵引力;在力的作用点上要推动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优化引导性动能的亲和力;同时还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体制机制保障,确保运行性动能的持久力.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行稳致远.
文献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逻辑考察;动能分析;提升路径
作者姓名:
高中建;李安新
作者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中建;李安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逻辑考察、动能分析及提升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2(04):113-119
A类:
B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引领,引领力,逻辑考察,动能分析,思想上层建筑,主流意识形态,统治阶级,所生,思想内容,一行,培育和践行,全体人民,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达,供精,精神力量,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理论生成,本源性,舆论宣传,引导性,力学原理,思想引领,阐释力,领导干部,模范带头,带头作用,牵引力,作用点,传播方式,方式的创新,优化引导,亲和力,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机制保障,持久力,行稳致远
AB值:
0.350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