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有效益的交易:合同诈骗罪规范目的证成——以骗逃部分铁路运费案为分析重点
文献摘要:
合同诈骗罪"兜底条款"如何理解与解释,存在的争议焦点之一是怎样看待合同诈骗罪"列明"行为的价值以及其是否具有构成要件的意义.骗逃部分铁路运费的行为,能否以合同诈骗罪的"兜底条款"定罪处刑,目的 解释是可否入罪判断需要坚持的最为重要的解释原则,目的 论限缩是填补刑法隐蔽性漏洞的有效方法.符合规范保护目的 的行为,应当通过目的 论限缩将其出罪化.合同诈骗罪所涉的市场秩序与公私财产损失,是指没有交易目的 或者基础、欠缺交易效益与效率前提下的市场秩序与财产损失.有效益或者有效率的、合乎交易目的 的合同欺诈行为,不属于合同诈骗罪的规制范围.源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目的 解释只应当用于出罪化.经济犯罪的刑法教义学研究与规范目的 的理解,离不开社科法学智识的浸润、滋养与支撑.否则,经济犯罪的刑法解释与司法适用,就有可能违反基本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法则而走向谬误.骗逃部分铁路运费的行为,不应当按照合同诈骗罪的"兜底条款"定罪处刑.
文献关键词:
合同诈骗罪;兜底条款;目的解释;目的论限缩;目的论扩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道通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道通-.有效益的交易:合同诈骗罪规范目的证成——以骗逃部分铁路运费案为分析重点)[J].环球法律评论,2022(01):162-177
A类:
目的论限缩
B类:
合同诈骗罪,规范目的,证成,运费,兜底条款,争议焦点,列明,构成要件,定罪,处刑,可否,入罪,隐蔽性,符合规范,规范保护目的,过目,出罪化,市场秩序,公私,私财,财产损失,合乎,合同欺诈,欺诈行为,规制范围,罪刑法定原则,当用,经济犯罪,刑法教义学,社科法学,智识,否则,刑法解释,司法适用,违反,经济规律,经济法,谬误,目的解释,目的论扩张
AB值:
0.2947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