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共情护理干预模式对下肢骨折患儿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在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展开护理时应用共情护理干预模式对患儿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为下肢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共情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法下患儿的恢复情况和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肢体功能和情绪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肢体运动评分量表(Fugl-Meyer评分)、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为(84.34±8.93)分和(17.67±2.34)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8、8.239,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社会兴趣、个人卫生和社会能力评分分别为(9.11±2.99)分、(6.11±1.29)分和(8.66±1.9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3、9.054、7.434,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0,P<0.05).结论 将共情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患儿术后恢复中,对患儿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可提高患儿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效果显著.
文献关键词:
共情护理干预模式;下肢骨折;肢体功能康复;并发症;生活质量
作者姓名:
孙莉
作者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福建福州 35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莉-.共情护理干预模式对下肢骨折患儿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2(15):138-142
A类:
共情护理干预模式
B类:
下肢骨折,骨折患儿,后肢,肢体功能康复,影响效果,该院,常规护理,不同护理,护理方法,恢复情况,功能康复效果,均差,肢体运动,评分量表,Fugl,Meyer,HAMD,社会兴趣,个人卫生,社会能力,并发症发生率,X2,模式应用,术后恢复
AB值:
0.1688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